常见对测试行业的理解误区
理解的误区
在测试行业干了十年,发现很多测试人员对测试行业的理解存在几点误区,所以今天就想对谈谈自己的对这些误区的一些看法。
1 测试不需要计算机基础
由于测试行业的入门门槛比较低,导致的大量其他行业人员也能涌入测试行业之中。对于功能测试而言,的确不需要具备太多的计算机基础。但是随着行业的发展,测试的工作责任也越来越大,工资也越来越高,仅仅停留在功能测试是远远不够的。换句话说测试门槛虽然不高,但是没有计算机基础的人上限就很低,因为永远只能停留功能测试,而这又随时能被其他工资更低的人取代。所以测试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不可替代性,这就需要行业从业者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懂得编码语言基础,会操作数据库,理解网络协议等等,这样才能从做到更全面的测试。之前说过测试的职责不仅仅是找bug,而是把控项目质量,从这点上来说测试工程师需要学习的东西远远大于开发,如果你想做一个不会被淘汰的测试工程师,不仅要略懂,而且要精通。
2 自动化测试比手工测试牛逼
上面讲到核心竞争力,所以现在无论从人员需求上或者工资待遇上,自动化测试工程师都比普通的功能测试工程师多。因为自动化测试一方面可以节约人力成本,部分重复需要测试的功能可以通过自动化测试脚本完成;另外一方面在于这样的人员上限比较高,这也是公司比较看中的一点。于是就会产生一个自动化测试比手工测试更牛逼的错觉,大多数人把更多的尽力投入到学习和使用自动化测试之中,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区。自动化测试和手工测试都只是测试的一种方式和手段,甚至来说自动化测试的投入产出比远远不及手工测试,而且更多bug基本都是通过手工测试发现。而自动化测试往往只能验证程序的正确性而已,所以不要本末倒置盲目追求自动化测试而忽略了手工测试的重要性。“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从抓老鼠的角度来看,白猫并没有比黑猫牛逼。
3 测试就是找茬
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测试就是找茬的工作,找产品设计的缺陷,找程序开发的bug。从这个角度来说的确还真是找茬,但如果仅仅把测试定位在找茬上就显得太low了,测试作为产品最后把关的角色,找茬只是收集在质量评估时需要的分析数据。最后还要评估产品是否达到上线标准,哪些问题必须解决之后才能上线,哪些问题可以先上线再处理,在时间和质量上如何平衡?这些事情都是需要上线前测试做抉择的,因此测试应该是一个质量控制的工作,找茬只是质量控制的过程,不是最后的目的。
笔者也是从一个测试小白过来的,这些误区也曾经都产生过。但现在回头来看发现所谓的认知误区都因为没有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看,有点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所以希望给还在“山中”的你们一点启示吧。
成都软件测试培训哪家好,当然是成都达内培训,成都达内是一家专业的程序员培训机构,专注于网络营销课程,成都Linux培训,成都软件测试培训,成都php培训,成都java培训,成都安卓培训,成都会计实操培训,web前端开发,成都网络营销培训,成都it培训,成都编程培训,成都程序员培训等IT培训,专业的成都软件培训机构,专业师资授课,真实项目实战、零首付、低押金、名企就业,达内培训,成都软件测试培训学校www.cdtedu.com/pxkc/test/
(责任编辑:成都达内)